,生态卡和二维码就具有身份识别标志了。居民把生活垃圾分类打包好,贴上二维码,投入到回收柜即可。回收员对再生资源回收清运时会将数据上传到后端的云服务器上,服务器自动折算成积分同步到居民账户中。”
除了废纸、瓶子、玻璃等常见的可回收物品,垃圾智慧分类模式要重点推动厨余垃圾分类。居民在家里将厨余垃圾单独分出,投入到智慧厨余桶,再刷一下手里的北京蓝·生态卡,即可获得5个积分奖励,1积分相当于1分钱。另外,1个瓶子可以兑换5个积分、1公斤报纸可以兑换100个积分。居民账户里的积分可在微信公众号里兑换生活用品、电话卡、购物卡。工作人员也会定期进入社区,居民可用积分直接兑换现金。而对于大件可回收物品,市民只需要微信申请,就会有专门的回收员上门收取。
据悉,2016年北京环卫集团将在合作的物业小区和使馆区推出350个试点小区项目,覆盖人口有望超过100万。
深圳:撤桶计划
“十三五”期间,深圳城市管理工作将重点抓好垃圾综合治理,下大力气解决“垃圾围城”危机。按照规划,到2018年,全市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要达到18000吨/日,市政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100%;垃圾分类减量和回收再利用体系基本形成,实现生活垃圾现代化治理,到2020年将全市生活垃圾处理量稳定在18000吨/日以内。
围绕这样的目标,深圳接下来将加快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与提升改造、深入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探索完善环卫作业招标及监管制度,持续开展“垃圾不落地”互动,逐步实施“撤桶计划”。
深圳垃圾分类和减量去年从试点转入全市全面推行,出台并实施《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管理办法》。今年,深圳将继续探索可复制的垃圾分类和减量模式。具体措施包括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大件垃圾、果蔬垃圾和园林绿化垃圾进行分流处理;推动住宅区垃圾分类和减量管理落地,将垃圾分类和减量纳入物业服务企业评级考核标准体系、征信记录系统等。
广州:专项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