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2011年则全额征收。政策初衷是为了促进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促进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税收公平和税制规范。但政策实施之后,反而造成正规利用废钢企业成本增加,而不需要发票的企业更有竞争优势、且以稍高的价格截流了优质废钢的局面,从而导致企业外采废钢积极性不高,这从钢企社会废钢采购量增长较少也可看出。
(2)钢企降本增效的选择
自2011年以来,钢铁行业由于产能过剩矛盾突出,在经济增速下滑,钢材需求增速减缓甚至需求下降的情况,钢材价格持续疲软、波动下跌,市场竞争激烈、行业盈利微薄,企业经营困难,降本增效成为必然之举,钢厂通过内部挖潜等措施千方百计降低成本,充分利用场内资源,这也是自产废钢用量增加的原因。同时也可看出,由于价格较高的原因,进口废钢未能对我国废钢资源形成有效补充。
表-2 2006~2014年中国重点钢企废钢资源平衡表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中国电炉的“转炉化”运作。近几年,由于钢企无法摆脱低价格低效益的困扰,尽管废钢铁价格一再下降,仍未能唤起钢厂多用废钢铁的积极性。另外进口铁矿石价格也在大幅下滑,促使钢企继续把少用废钢作为降低成本的一项重要措施。短流程的电炉企业采用热铁水代替废钢炼钢,发展势头不减。
表-3 2006~2014年中国重点钢企电炉热铁水消耗情况
三、结束语
目前中国已经进入粗钢产量的弧顶区,产量的增长已经陷入停滞,这对整个钢铁工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钢铁产业结构调整、产品转型升级,从能耗到效益都是一个必须提升的阶段,这是市场运行的迫切要求,也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般需要10~1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根据相关的测算,在这期间,中国废钢资源量将快速增加,有利于废钢加工配送体系的发展,也将有助于实现钢企“精炼入炉”、“节能环保”的目标,中国钢铁工业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