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包景岭,全国政协委员穆京祥呼吁国家有关部门要重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如此高的税赋回收企业难以承受,谨防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夭折。
财政部财监(2009)7号文下达后,浙江、上海、山东、江苏、四川、广东、湖南、江西、重庆等地陆续出台了再生资源增值税退税审核申批操作办法。按办法规定:退税企业在获得退税资格认定的同时需提供11份资料、报表、声明、证明材料等,退税程序较为复杂繁琐。浙江退税期限分按月和按季两种。
(三)、国内废钢市场沉寂,国际钢材市场份额下降
今年以来,国内再生资源市场经历了沉闷、等待、观望、徘徊、试运转等若干阶段。国内市场整体表现沉寂,缺少活力。进入5月份后,市场仍然难有起色,许多利废企业老板见面叹息,生意不好,日子难过!
在市场萧条沉寂的背景下,行业内恶性竞争抬头,以更加低廉、更加不计后果地迁就利废企业完成业务交易。这类业务活动无孔不入,表面上风平浪静,而市场下却暗波涌动。
国内市场沉闷萧条,许多企业和流通商将视角转向国际市场。一季度合计进口废钢318.19万吨,同上年相比增长318.8%,进口生铁48.73万吨,同比增长282.9%。然而,我国钢材出口形势却进一步恶化,1—4月累计出口钢材655万吨,相比下降59.5%。市场博弈的结果是:国际原料商挤占了我国国内原料市场份额,而我国成品钢材国际市场占有率却不升反降,这更加重了国内市场压力。
(四)、裁员收缩,行业面临调整抉择
再生资源行业是个劳动密集型产业,进入门槛低,吸收了大量劳动力就业。但自去年四季度以来,受全球金融危机袭击,众多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损失惨重,许多中小企业关门歇业,有的元气大伤。
2009年,再生资源企业面对金融危机和新税政双重压力,行业进入收缩休整时期。据笔者对行业内若干企业的跟踪调查,因为业务萎缩,职工待遇骤降,企业已不同程度流失和辞退各类业务经营管理人员,而且还在继续调整收缩。人才流失对企业的发展乃至对行业发展也是弊多利少。
(五)、国内市场流通仍受诸多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