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在这里,秸秆作为代替煤炭的清洁能源,每天消耗量可达1000多吨,能产生出六十余万度电,为附近的居民、工厂提供电力。在这里,所有打包送来的秸秆都要经过抽样检测,根据检验结果来判定草料的质量和收购的价格。
华电宿州生物质能发电有限公司是当地唯一一个收购秸秆的电厂。所有打包送来的秸秆都要经过抽样检测,根据检验结果来判定草料的质量和收购的价格
吴飞送来的这批货,一共有43包草料,通过电脑计算,对其中的三包进行了质量检测。
小小秸秆里挖掘大财富养鸭养鱼养山羊 还能造纸种蘑菇
从电厂出来,吴飞仍然心有余悸,要不是今天运气好,肯定会赔钱,他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自己还有一个叔叔,也是做秸秆生意的,而且草场经营得非常正规。吴飞决定去叔叔的草场取经学习。
驱车半小时后,吴飞来到了宿州市泗县大庄镇秸秆收购中心,找到了叔叔王吉勇。他的这位叔叔号称镇里的秸秆第一人。王吉勇以前在江苏做秸秆生意,也赚了不少钱。今年他又在安徽宿州开了一家草场。
泗县大庄镇秸秆收储中心负责人王吉勇:最多的一年,我们一年的净利润是120万左右。后来我们和一些大型的造纸企业,还有养殖的蒙牛集团,我们都直接签了合作合同。
吴飞的叔叔王吉勇,号称镇里的秸秆第一人
同样是做秸秆生意,吴飞赔得一塌糊涂,而他的叔叔王吉勇的生意却做得风生水起。他告诉记者,秸秆最重要的是储存环节,如果做不好储存,其它的都没保障。而吴飞恰恰就是忽略了这个最重要的环节。
王吉勇:我们的秸秆每储存一个月,附加值增加五个点,如果我们让秸秆顺利地渡过雨季,不霉变、不霉烂、水分补增加,我们给它保管好,我们的附加值每一个月要增加五个百分点。
那么怎么才能保持秸秆干燥呢?王吉勇透露了一个成本低、效果又好的秘诀。
王吉勇:我们把干草打成包裹以后,用车搬运到厂房里面去,无论下再大雨,厂房保管能力可以的,所以我们在厂房里,很低廉的一个价格租用的厂房,我们让秸秆在厂房里安全地渡过四个月。
其实在王吉勇的收购中心里,除了地面硬化做的较为完善之外,设备和环境与吴飞的草场并没有太大区别,来送草料的农户更是零零散散,甚至面积还不足吴飞草场的一半,看着这个生意冷淡的草场,吴飞心里不禁纳闷,这样的草场能赚钱吗?王吉勇又是凭借什么被称为“秸秆第一人”的呢?
原来,王吉勇还利用草场的一部分空地,打造了一个饲养园,不仅养了鱼,还养了许多鸭子、山羊等等。而让王吉勇赚钱的法宝,就是生态化养殖。
王吉勇:这个就是经过破碎后的秸秆,就是能做饲料,牛啊,羊啊,都可以吃。
王吉勇还利用草场的一部分空地,打造了一个饲养园来进行生态化养殖
就在吴飞心心念念,一门心思要把秸秆卖个好价钱的同时,王吉勇已经开始了秸秆深加工。由于产业链的延伸,加工后的秸秆所带来的利润远远超过吴飞的想象。
王吉勇:做饲料比做燃料附加值高,做燃料两百块钱一吨,做饲料1600块钱一吨。
王吉勇说,在宿州市,饲养最普遍的是山羊,而秸秆饲料恰恰是山羊最爱吃的,所以,他的秸秆饮料根本不愁销量。
由于产业链的延伸,加工后的秸秆所带来的利润远远超过吴飞的想象
王吉勇说,作为秸秆的专业人士,就要有专业的思维。在普通人的眼里,这些秸秆是一把火烧掉的废物,但是在秸秆经纪人眼中,就是宝贝。小小的秸秆一定要顺着产业链,不断地释放它赚钱的能量。他的话,让新入行的吴飞陷入了沉思。
王吉勇:除了卖给电厂,还卖给,远销到山东造纸厂,连云港一些食用菌的企业,作为食用菌基料。我们下一步准备自己在颗粒燃料方面,我们还准备做一些尝试。在秸秆行业,我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