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一名20多岁的妇女称上洗手间,将女婴放在车上,就没再露面。乘客们后来在包裹女婴的棉布里,发现一张纸条,“11月29日,项”。
客车开动了,满车的乘客都在议论,是哪一家狠心的父母把孩子遗弃了。何师傅不忍心,将女孩抱回家中,还起了个好听的名字:项茁林。“孩子是在我的肩膀上慢慢长大的,我希望她今后茁壮成长。”
传奇
收养一个母亲四个儿女 记者从天门市民政局获悉,何师傅有5个孩子,仅1980年出生的大儿子是亲生的。其余的4个子女,都是收养的。
何师傅回忆,1984年3月,他在天门人民医院门口看到一个被遗弃的女婴,顿生恻隐之心。领回家后对妻子说:也是一条生命,我们留下来吧。想不到当年12月,他又在天门大桥附近,捡回一个襁褓中的女婴。妻子建议他去找民政局。当年的民政局有些为难,对何师傅说:我们暂时没有安置这些小孩的地方,你先领养一段时间再说。
1986年3月,何师傅为老父送葬,在天门市殡仪馆通往皂市镇的路边,又看到一个被装在篮子里的男婴,穿一件粗布袄,瘦骨嶙峋,脸上红斑点点,嘴唇翕动着。何师傅这次没“动心”。但他离开后不放心,回去看到男婴还在原地。他把男婴一把搂在怀里,抱回了家。
昨日,记者在天门竟陵城区找到何师傅的多位邻居。他们说,当时,何师傅家里除了6岁的儿子,还有两个2岁的“女儿”,一个刚抱回家的“小子”。另外,还有一个七旬老奶奶,是从京山县领养回来的。
那是1979年,何师傅到京山县杨集人民公社打井。他在临时居住的村子,看到62岁的孤寡老人左传香,因腿脚不便,每天用土罐子打水,便对老人说:“我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我很想有个妈,您跟我回天门,我为您养老送终吧!”老人不相信何师傅的话,以为他只是说说。后来,何师傅一层层办好了认养手续,把老人接回了家。老人活到86岁后去世。
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