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16亿垃圾巨头轰然倒下之谜

更新时间:2025-07-11T12:07:38 | 人感兴趣
副主任李福明与吴李明同龄,2001年他出任超同下属的阳光聚酯切片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他认为:“吴李明心地善良,为人不错。他办企业的热情很高,气魄很大,决心也大,但他的运气不是很好。”

    一位超同的中层干部说,吴总这人啊,耳根子太软了,偏听偏信,有人在他耳边捣鼓捣鼓,他就信以为真。这样,原来制订的规章制度就没办法执行,我们中层干部就不敢在他面前说真话。一位当地的企业家说,吴总总是以海盐老大自居,觉得在海盐办企业,谁也比不上他。我们有时在一起,很善意地给他提提意见,他常常不屑一顾。当一个企业家听不进别人意见时,这个企业离关门也就不远了。

    一位百步镇干部说,超同是我们镇最大的企业,是我们的骄傲。这样一个企业,按理应该与我们镇里有着非常良好的关系,但吴总更多的是不把我们放在眼里。在许多投资决策上,我们实际上能给他作很好的参谋,但是他在决策时,要么拍拍脑袋就定了,要么今天这么想明天那么变,把我们的建议当作耳边风。

    一位海盐县经济部门的干部说,超同效益好的时候,吴李明自大得不得了,眼睛长到了额头上。有一次,我带了几个人到他办公室,见他把两只脚搁在阔大的办公桌上,仰躺在沙发椅里,对我们爱理不理的。

    经济学家陈春花在深入研究中国企业后得到一个发现:领先企业的领导人是这些企业的灵魂,是它们之所以领先的最重要的人文因素。从陈教授发现的这一规律来看,吴李明性格上的缺陷,只能把企业引领到失败。所以,曾在超同工作了6年的一位中层干部有这样一番感叹:吴总的性格不改,超同的倒闭,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管理上诸多的漏洞

    早在1997年,超同就拿到了ISO9000认证书。但是这份花了大量人力、财力获得的认证书,一直锁在办公室里。

    一位曾在超同工作了多年,现在自己开了2家小企业的老板对我们讲了两则小故事。他说:“你们从我讲的真实的小故事里,就能体会到超同的管理是多么的混乱!”


[1] [2]

打印此文】【加入收藏】【字体:
买卖废品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商务合作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废品行业企业名录 |
Powered By 中国废品回收网 废品回收价格行情 废品站
www.zgfeipin.cn 百度XML 蜀ICP备19024808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