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然后,再对显像管进行切割并吸除荧光粉,最后对拆解物中的铜、铁、铝进行处置,混合塑料进行塑料分选,电路板、电线电缆则委托给专业处置企业处理,显像管委托给CRT专业处置企业处理,对拆解过程所产生的木质、塑料、灰尘等混合废料交由相关资质企业处置。
类似这样的拆解流程,公司正常运转时会发生在每条生产线上,收集到的危险废弃物还要转到危废中心进行二次处理,保证整个拆解过程无害化。但这样的二次处理在很多拆解旧家电的小作坊里并不会被重视。一些专门回收拆解旧家电的个体户,为了节省处理成本,经常会在电视机切割过程中减少工序,造成荧光粉散落,拆解冰箱时又会将无回收利用价值的泡棉及氟利昂等危险有毒物质随意丢弃,对自然环境造成相当大的危害。郑道宽曾在三原县某个农村见过在进村道路的两旁随处可见拆解完冰箱后丢弃的泡棉,在环保企业工作的他看到触目惊心。“这些泡棉不经过专业的无害化处理,埋在地里60年都不会降解,这种污染非常严重。”郑道宽说。
拆解公司与收废品的抢货源
记者赶到新天地公司时,整个企业已经停工很长时间了,郑道宽说:“以前我们这样的高成本企业一直依靠国家在以旧换新政策上的补贴运转,但今年1月开始,以旧换新的政策已经停止,没有了国家的补贴,我们拆一台赔一台的钱。”
如今空旷的厂房里,只有零散的几个工人在检修设备,但仓库里依旧有工人在码放刚收回来的旧家电。郑道宽说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停止后,新天地公司失去了大型家电销售商的稳定货源,现在只能和个体商户在市场上抢货源。
郑道宽的话在家电销售商高先生处得到了验证,虽然家电以旧换新的政策已经停止近一年了,但高先生在出售新家电时依旧回收客户的电器并给他们作价抵扣销售款。高先生说:“生意不好做,没有政策支持销售量大幅下滑,为了增加销售量我们只能自己垫款回收旧家电,然后在卖给出价较高的个体小贩来贴补卖电器的缺口。”
高先生将回收的旧家电以电视70元/台、冰箱120元/台、空调150元/台的价格卖给个体小贩,但正规拆解公司给不了这么高的价钱,于是市场上相当一部分货源就流进了小贩的手里。
记者随机走访了几位市民,大多数人表示他们在处理旧家电时也都是便宜处理给了个体小贩。甚至有很多市民根本不清楚还有正规拆解公司的存在,至于废旧家电的最终流向几乎所有人都说不清楚。
市民王宇凡说:“以前在旧货市场上曾见过有人翻新旧家电,但这些由废旧电器上的零部件组成的‘新’电器安全系数有多高呢?”
一位知情人透露,这些被小贩回收的家电有一部分通过清洗、组装、翻新后作为二手电器高价出售,这在使用中存在很多危险和安全隐患。也有一部分无法翻新的,就会将有用的器件拆下来卖钱,而剩下没用的部件和一些危险废弃物就被他们随意丢弃了。
正规化拆解和粗暴拆解的角力
一名新天地公司的员工介绍,在企业生意最好的时候,除冰箱拆解生产线外的其它四条生产线上每天都有6台拆解机器循环作业。郑道宽告诉记者,虽然旧家电被拆解后的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