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利用和生物质能关键技术,节约型住宅关键技术,废旧汽车、废旧家电、生活垃圾资源化再生循环利用成套技术,混合动力和氢燃料汽车关键技术等,并将其中条件成熟的纳入科技“登山”计划或科教兴市重大产业科技攻关项目领域指南给予支持,加快产业化进程。
29、制定资源消耗综合评价制度和标准。进一步建立健全建设项目的能耗、水耗、污染排放等综合评价制度。制定主要工业行业的产品单耗标准,建立和完善民用建筑节能标准化体系、主要用水行业的定额标准、景观和绿化用水标准等。制定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指南或实施办法等。
30、完善鼓励节约的财税支持政策。细化落实国家鼓励资源综合利用的相关政策,对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或废液、废气、余热、余压,以及社会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旧物资的回收和再生利用等,给予税收优惠政策支持。
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设立地方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对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热水器、沼气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项目,包括科学技术研究、标准制定、制造设备生产和示范工程投资建设等,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进一步完善农民宅基地置换、分散工业用地置换等相关政策。对机关办公用房节能改造、中水和雨水回用、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废旧汽车和家电回收利用、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污泥资源化利用、农业有机肥推广等给予政策支持。
党政机关带头推行“绿色采购”,支持使用新能源汽车、节能照明等节能、节水、节材产品以及可再生利用的产品。
31、健全考核和指标体系。加快建立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关统计制度,并把主要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计划。抓紧研究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将资源节约责任和成效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责任制和干部考核体系中。
(七)加强组织协调和示范宣传
32、建立跨部门的推进机制。市发展改革委、市经委、市教委、市科委、市建设交通委、市农委、市旅游委、市财政局、市水务局、市环保局、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