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与周建国通信2年多之后,刘祥林得知他想要一台彩电的愿望后,决定买一台亲自送到河南去。他要看看这个和儿子同样命运的人,究竟生活得怎样。临行前,老伴不放心曾患强直性脊椎炎落下后遗症导致驼背严重的刘祥林长途跋涉,让他找了一位朋友帮忙。
第二天早晨6点,刘祥林就和朋友乘上了去往开封的火车。抵达开封后,他们找来棍子,从托运部取出彩电,然后用绳子捆扎好搭在棍子中间,两人抬着赶到汽车站搭乘到尉氏县的班车。
经过50公里路途的颠簸,班车驶入尉氏县城。刘祥林继续换乘汽车前往永兴镇。在永兴镇搭上一辆三轮车去王楼村时,天色已经开始慢慢黑下来。
“小周就躺在一个阴暗的房子里,靠一个智障的弟弟送饭给他,老婆那时也离开他了,留下了两个女儿。”虽然在来的路上,刘祥林已经设想好了多个悲惨的局面,但周建国的生活环境还是让他“偷偷抹了一把眼泪”。
那晚,刘祥林佝偻着身子,帮助周建国调试好电视。当电视机出现图像和声音时,已经三十多岁的周建国笑得像个孩子,抓着刘祥林的手使劲地晃呀晃。
2005年,刘祥林再次通过快递的方式给周建国送去一台电视机。但周建国在最近的一次回信中说,“刘叔,您最早送的电视机,我还看着,中看。”
帮助越来越多的残疾人
昨天记者赶到刘祥林老人家时,他和老伴刚从矿山医院回来。二儿子正在做康复治疗,老伴需要整日整夜守在那里。昨天正好是医生休息,他们也赶回家中,将儿子的衣服洗洗,然后还要回到医院。
如今,说起刘祥林帮助河南周建国的事情,老伴虽然不解,但多少已经认同,“我们就是感觉对不住儿子,他手术时还差一些钱,我是借了妹妹8000元,然后我们拿了2000元,凑了1万给的儿子。”
打开刘祥林老人的整个人生履历,你会发现老人的一生一直在做着帮助弱者的事情。
由于上世纪60年代常年在冷库工作,使他患了严重的类风湿关节炎,后来发展成强直性脊椎炎。医治了5年,病情虽然好转,但从此开始驼背行走。
在儿子生病这些年,刘祥林感受到了很多陌生人的关心。他也自此开始帮助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平时只要听到哪里有残疾人生活困难的消息,刘祥林就会买上物品,骑上自行车去看看。
“每个月我和老伴2000多点的工资,很多情况下就会成为‘爱心基金’。”现在,刘祥林老人的二儿子病情正向好的方面发展,即使有大儿子的帮助,老人的经济状况还是很吃力。
虽然很多人都劝他不要再去做一些“出力不讨好”的事,不过刘祥林总有一句话回应他们,“再有钱的人,他乱花掉了,一点意义都没有;我虽然没钱,但却能帮助一些人,就会很有意义。”
采访结束后,刘祥林执意送记者出门。他看到在楼道内侧堆着的几个饮料瓶有点散乱,他缓缓弯下腰,用手将瓶子归拢到了一起。“这些瓶子,加起来会卖1块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