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一回收体系一旦建成,以往回收业者“大军”参差不齐的一些乱象,有望借此发生“大变脸”。
未来厦门的“回收体系”
第一站:统一全市的260个再生资源回收站(点)
第二站:中转分拣加工中心以一个街道或几个街道为单位,每10个规范化社区回收站点设立1个分拣加工中心,共建设27个规范的中转分拣加工中心。回收区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左右,配有分拣、吊装、包装、运输、仓储、地磅和初加工等设施。社区回收站(点)至中转站至再生资源集散市场间运输应为封闭式运输设备。
第三站:集散市场将在岛外建设2-3个规范化的再生资源集散市场。集散市场占地面积原则上应在50亩以上,设“五区一中心”即“商品交易区、分拣加工区、仓储配送区、商品展示区、配套服务区和培训中心”。
第四站:加工利用处理基地在翔安东部固体废弃物处理中心,建设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处理基地,项目一期规模150亩、二期150亩。具有对收购的再生资源根据不同材质、用途进行分类和初级加工的能力,使再生资源物尽其用,具体将这样分类:废旧报纸书刊及纸包装类;废旧玻璃类;废旧塑料制品类;废旧易拉罐类;废旧金属类;废旧橡胶制品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