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限塑令执行八年:塑料越限越多 成为难解的污染“死结

更新时间:2025-08-26T04:08:15 | 人感兴趣
京师杭州电子商务法律事务部副主任郭虎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这也意味着,电商平台和外卖平台,既缺乏约束入驻商家的手段,自身也缺乏约束的动力。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教授蒋建国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快递外卖等新型产业难度在于,政策制定者处于两难之间:是鼓励企业提出解决方案,还是政府采取强制措施?如果采取强制措施,又会担心影响产业发展。

    数据不透明,也是治理的困扰之一。对于外卖带来的塑料消耗问题,美团与饿了么等平台都分别制定了环保计划。不过,没有任何一家平台详细公布过塑料包装的使用数量和减量情况。

    绿色和平塑料项目主任唐大旻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餐饮包装用量是商业机密,商户不愿提供给平台。但是,没有具体消耗数据,政府就很难做出科学决策,行业首先需要建立一个数据统计体系。”

    “叫好不叫座”的可降解

    今年以来,海南赛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刘伟频繁前往机场迎接客户。

    公司现在可以说是炙手可热,开会,接待客户、政府领导成为常态。

    公司受到热捧的原因是,赛高新材料是目前海南唯一可生产生物降解材料的企业。海南去年出台《海南省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实施方案》,从“限塑”到“禁塑”,以负面清单的形式拒绝“白色污染”。从今年4月起,海南重点行业和场所将逐步跟塑料袋、外卖盒等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说再见。

    禁塑工作是海南自贸区建设的12个先导性项目之一。在禁塑后的产品供应上,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纸制品、布制品等产品可以作为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替代品。可降解塑料制品进行替代的可行性最大,也最受关注。

    国内最早一批进入可降解塑料制品行业的公司出现在1999年,刘伟2006年入行,算是国内第二批从业者。但是,可降解塑料制品叫好不叫座,一批批企业进入,但存活下来的没有几家,刘伟和公司也经历了漫长的痛苦期。在他看来,这个行业最大的困境在于市场容量小,“到2008年,公司技术已经成熟,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市场接受程度低,老百姓认为这种产品贵。”

    “超市卖普通塑料袋能赚钱,但卖降解塑料袋却赚不了钱。如果要增加消费者购买成本,超市也会顾虑客流量减少的问题。农贸市场更不可能用,菜一块钱一把,袋子就两三毛钱,占销售成本的两三成。商贩送不起,顾客也不愿意掏钱。”刘伟无奈地说。

    但实际上,可再生塑料袋虽然比普通塑料袋贵,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利润丰厚。刘伟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可再生塑料行业没有暴利,按照利润率来算的话,有可能还不如普通塑料袋。这是加工企业的特点决定的,企业只是收一点加工费。”

    实际上,海南并不是第一个全面推广可降解塑料袋的省份。吉林省从2015年1月1日起,要求在全省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和提供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塑料餐具,对可降解塑料制定了专门的标准规定。对于违反规定的企业和个人,将分别处以最高3万元和最高200元的罚款。

&nb


打印此文】【加入收藏】【字体:
买卖废品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商务合作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废品行业企业名录 |
Powered By 中国废品回收网 废品回收价格行情 废品站
www.zgfeipin.cn 百度XML 蜀ICP备19024808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