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http://www.zgfeipin.cn/Class_43_1_0/">废铁几无二致。
“原来我问过一次,才给我20,还爱答不理的。”信建里居民杨女士表示,曾有过动力清理家中的废旧自行车,但没有找到方便合适的途径,因此至今没有行动。而老旧小区老人居多,搬运破旧的自行车实属不便:“前几天附近小区有上门回收旧物的,给点钱还送花,我觉得这种形式就很好。如果来我们小区回收,我愿意把车换成花,给我20块也认了。”
出路|艺术改造旧车新生
朝阳区八里庄东里12号楼下,五颜六色的金属护栏颇显独特出挑。
走近一看才能发现,这排约有百米长的沿街围栏,是由自行车零件重组、焊接而成——所有零件被喷涂成各种颜色,自行车的钢圈被截为几段,拼凑成弧形的曲线;车把、车架则拼凑成各式人物运动的图案。八里庄东里,废旧自行车做成的艺术围栏这是八里庄街道处理老旧自行车的一次尝试,2017年8月,八里庄街道联合绿芽公益组织对废旧自行车经过统一回收处理。据媒体报道,在经过走访调查、登记造册、分类处理、鼓励报废、循环再利用等过程后,社区内废旧自行车被一次性清理、利用。其中,艺术护栏的制作,便用掉了约300辆废旧自行车。
八里庄街道工作人员介绍,废旧自行车变身艺术围栏前,街道对居民做了大量宣传工作,也引入了专业的社会组织予以设计、制作,因此获得了居民的支持。通过制作围栏,社区也得以清理了大量废旧自行车,并把清理废旧车辆纳入了社区环境整治的工作中:“自这个活动以后,小区的废旧自行车就少很多了。”位于长椿街附近的感化胡同3号,同样采用了废旧自行车改为艺术造景的方式。走进小区,就能看到绿地中“停放”着许多涂装成粉色、蓝色的自行车,而这些自行车的车筐、后座中都摆着花盆,设计感十足的自行车加上鲜艳的花朵,成为小区绿化的独特点缀。
感化胡同3号院,废旧自行车用于造景。“点缀了社区,也让大家看到,废品也能有新生。”感化胡同3号院居民高岩表示,社区给废旧自行车找到出路,不仅可以美化社区,更多的是改变居民“敝帚自珍”的意识。也希望类似的活动可以持续下去:“唯一有点遗憾是这些车在外面放久了,又有些脏了,如果定期清理一下会更好。”
相比于回收造景的“静”,南平里社区则选择让废旧自行车“动”起来。通过回收、维修废旧自行车,南平里打造了四十余辆“社区共享单车”,专供本社区居民免费使用。
“维护这批共享单车的运营,其实并不难。”南平里社区党委书记张蕊表示,将僵尸自行车改为共享单车,属于因地制宜的选择——位于机场生活区,小区与周边公共设施有一定距离,常见的共享单车在小区配置又不多,通过回收居民的旧自行车进行改造,既解决了自行车废弃的问题,也解决了小区居民的出行问题。而在自行车回收改造后,社区只需要定期进行自行车维修和零配件更换,便可维持共享单车的运行:“目前我们小区还有四十多辆单车在使用。”
让居民主动将自行车“共享”出来,社区也花了一定心思,张蕊介绍,社区通过废旧自行车兑换纪念品的方式,鼓励居民废物再利用。在首期自行车回收过后,社区还会定期举行类似的回收活动,并将收上来的自行车用于文化改装等用途:“未来我们还会针对自行车举办新的升级活动,进一步促进居民的回收再利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