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移地落实“污染者付费”原则,要理直气壮地让垃圾制造的主体为自己行为买单,利用政策杠杆,迫使他们落实各自应当承担的环境责任。
探讨3郑州建立静脉产业园区,如何?
大河报记者采访中发现,作为实际执行垃圾分类的主力军,废品收购站却已越来越少。
宋向清受访时认为,
废品收购站作为垃圾分类的有生力量,之所以能够持久存在并较为稳定运行,并发展成一个产业,一大原因就在于遵循了市场经济的规律,有利益驱动,而这也正是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一大思路和路径。
2009年6月15日施行的《河南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管理办法》也规定,鼓励对城市生活垃圾实行充分回收和合理利用,鼓励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实行产业化和经营性服务。
在2015年5月举行的郑州市政协双月座谈会上,匡洁提出了在郑州建设静脉产业园区的建议。
按照她的比喻,所谓“静脉产业园区”借用了医学概念:静脉运输代谢产物到消纳它们的脏器进行分解、解毒,与垃圾分类、运输之后进行资源化利用,比较类似。“一个人的健康是这样,一个城市也不例外,只重视物质的生产、消费,不重视城市代谢物的合理消纳,是不能持久的。”她说。
当时,匡洁的发言受到重视,郑州市政协有关负责人还专门作出批示,让有关部门研究处理。
公开资料显示,根据2016年4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静脉产业园建设的指导意见》,目前我省已确定了濮阳市静脉产业园、宝丰县静脉产业园、兰考县静脉产业园等9处静脉产业示范园区,但其中并不包括郑州。
匡洁说,郑州人口接近千万,垃圾产量大,有必要考虑规划建设专门的静脉产业园区,把真正拥有绿色技术的企业引进来,提高废品资源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