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子废物处理问题及解决策略初探

更新时间:2025-04-29T07:04:07 | 人感兴趣
数据,我们对中国电子废物的数量可见一斑。生产电子产品所使用的1000多种原料,一半以上是对人体有较大危害和对环境有巨大破坏作用的物质,如碘、铅、镉、汞等。这些物质随时都有可能通过呼吸、食物链甚至皮肤等进入人体,给人们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此外若采取简单填埋,有害元素会严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进行焚烧,原材料中释放的大量有害气体将对空气造成污染,乃至形成酸雨,破坏大气层。

    2我国电子废物处理存在的问题

    2004年,笔者走访了北京远郊及河北、天津等部分垃圾处理点或废品收购站,发现尽管国家己经提出要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处理,但大多垃圾场未做任何分选,至于电子废物他们更没有采取任何安全处理措施;而几个收购站也主要是将收来的电子废物简单分拆后再将拆得的塑料、金属等高价卖出。

    近一两年来,国内已建立起的具较好处理能力和基本环保达标的废旧电子产品处理再生利用企业却相继陷入“无米下锅”的泥潭,大多由于电子废物来源不稳定、数量太少等原因处于停产状态。国家在天津、青岛(海尔集团)等地建立的废旧家电处理示范中心,也表示对电子废物“没什么可说的”。

    从存量上看,中国目前废旧电子产品的绝对数量足以保证这些企业正常运转并获得较高回报率,但是现在,这些废物却在诸多因素的作用下变成“稀缺资源”。早在1994年北京市经委就在大兴成立了工业有害废物处理基地,专门处理废旧电脑等,然而到目前为止,该基地处理的电子废物却几乎全部来自外企和美国、加拿大等国使馆,国内单位很少像外企那样主动花钱上交电子废物。1999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国家环保总局开通了信息产业废弃物“绿色通道”,但其服务对象仅限于政府机关、外国驻华机构、公司和企事业单位,且由于是收费服务,对国内企事业单位进入“绿色通道”形成障碍。该服务目前已经停止。

    2005年3月初,笔者在河北省安新县调查时发现,沿途不时出现冒着浓烟、弥散着刺鼻气味的小院子,大多是从事非法电子废物处理的小作坊,他们所处理的原料大部分来自废品回收的小贩,而他们的处理手段也极其原始——简单的焚烧和酸洗处理,整个流程不过几小


打印此文】【加入收藏】【字体:
买卖废品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商务合作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废品行业企业名录 |
Powered By 中国废品回收网 废品回收价格行情 废品站
www.zgfeipin.cn 百度XML 蜀ICP备19024808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