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废品回收遇到互联网:小王一天都在跑 老章一天都在等

更新时间:2025-07-10T00:07:21 | 2256 人感兴趣
sp;   从4个扩大到30个

    小王今年28岁,已经在公司当了一年的回收人员。与现在干劲十足的他不同,临入行时他心里其实有些顾虑:“觉得自己年纪轻轻的,怎么就来‘收破烂’了呢?会不会在别人眼里显得很没追求?”

    而在进入公司之后,小王发现,一线的回收员如果业绩好,有机会升到基站站长,再往上还能到区域主管。“感觉一下子就有奋斗目标了。”明确发展前途的小王,在工作时变得更加积极。平时不爱说话的性格,因为工作关系也变得开朗许多,用户在操作系统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小王也很主动地去帮忙。

    小王在工作中最常听到的一个问题就是:“你们以后还来不来?”确实,在网络如此发达的时代,不少以“互联网+”为噱头的服务总是前期声势很大,但最后却因各种原因销声匿迹。而从目前的情况看,“互联网+收废品”业务还不错。“一年前我们还只在北京的南城设立了四个服务区域,现在我们服务区域的数量已经扩大到了30个,覆盖了北京1000多个小区。”再生活公司老总夏凡说道。

    作为回收行业的新生事物,“互联网+”回收公司在发展时势必要经历与传统回收人员的交锋。在夏凡看来,对于“抢人家饭碗”这事,再生活遇到的阻力并不算很大。“如果说现在回收个体户还像好几年前那样能从业务中获得暴利,那我们这种新型服务肯定会受到强烈抵制。但从目前来看,回收个体户其实已经赚不到什么钱了,他们也没有什么动力去和我们较劲。”由于服务是基于一个个小区进行的,业务推行过程中,公司也遇到过小区物业将回收业务承包给个体户,拒绝其他回收人员进入的情况。“但总体来说愿意合作的小区还是很多的,毕竟很多物业希望规范小区再生资源回收业务,而个体户不一定好管理,有可能会出现占道经营之类的情况,最后还落得和业主之间不愉快。相比之下,小区与正规公司合作能踏实得多。”

    “互联网+”发展得快,传统行业又在萎缩,最终是否会出现新事物完全取代旧事物的情况?夏凡认为,虽然网络代表着先进生产方式,但有些群体仍然很难被吸收为用户。“最简单的就是没有或不会用智能手机的居民。另外也有一些居民卖废品的频率很高,恨不

[1] [2] [3] [4] [5]

打印此文】【加入收藏】【字体:
买卖废品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商务合作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废品行业企业名录 |
Powered By 中国废品回收网 废品回收价格行情 废品站
www.zgfeipin.cn 百度XML 蜀ICP备19024808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