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河南的藏友徐先生曾经收过废品,在“华豫之门”鉴宝大会上,他带来的两件藏品一枚古钱币、一块玉,都是收废品的时候在旧衣服兜里发现的。第二现场的专家们打趣道,收藏的人常有捡漏心理,如果这两件东西被鉴定是真的,那么这才真的叫“捡漏”了。经过鉴定,专家们表示,瞿先生是个“真正的捡漏哥”,那一枚钱币是清代的光绪元宝古钱币价值360万,玉则是古玉价值280万。
然后,看到这个,小编有话想要说了。其实对于钱币来说,无论在哪个朝代,都是相当大量的东西,朝代越长,流传钱币越多,其价值越小;而相反,很多短暂的,有特点的钱币,产量少,流传更少,也更珍惜,因而无关年代遐迩。本文简单介绍几种古钱鉴定的方法。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大家对古物还没什么收藏意识,因此在一些废品站能找到很多好东西。黄文艺因为工作上的来往,与湘潭县姜畲一个废旧回收公司比较熟悉,当时大家把古币当成废铜烂铁,所以都是论斤称,很便宜。他说,一斤(500克)古币有100余枚,几元钱一斤。“当然,有的也很普通,不值钱,收藏价值并不大。”
黄文艺收集的20枚钱币排列起来,在背后都是统一的“右边汉字,左边满文”。这20枚古币是黄文艺从1987年到1997年收齐的,其中以“台”字古币最难得,黄文艺以80元的价格买下来,“80元在当时已是比较高的价格了”。
决定古钱币价值五因素
古钱币价格之高低,主要取决于它的存世量,与年代是否久远没有必然的联系。一般来说,决定一枚古钱的价值大约有以下五个因素:
第一,要看这枚古钱在历史上的地位如何,即它在每个历史时期所起到的作用大不大。
第二,要看它的稀有程度,比如说,历史上有一些农民政权发行的货币,像明末李自成、张献忠和清末太平天国的钱币,因为时间很短,有地域性局限,发行量也小,所以价值就较高。还有历史上几个少数民族建立的辽、金、西夏、元等朝代铸造的钱币,其价值也远远高于同期汉族政权铸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