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废报纸、废塑料的回收我们并不陌生,但是对于玻璃制品的回收利用公众却了解不多。一个废弃玻璃瓶用完被扔掉后,它会被运去哪里?它是如何重回熔炉变成一个新的玻璃瓶的?玻璃作为一种低附加值可回收物,它回收利用的价值何在?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白云区石门街的广州首家废弃玻璃回收处理中心,揭秘废弃玻璃瓶回收的神奇之旅。位于石门街的这家回收处理中心是广州市处理废弃玻璃的“主战场”。该中心业务主管陈斌表示,公司拥有专门设备,主要回收处理居民生活废弃玻璃及工业无毒废弃玻璃,经“分选—破碎—清洗—熔制”等工艺流程,使处理后的废玻璃符合各大玻璃生产商对原材料的品质要求,实现废玻璃循环利用。
一切从恶臭“玻璃山”开始
8月11日一早,白云区同和街一间压缩站里,清洁工把三袋废弃玻璃瓶装载上车,运往数公里外的玻璃回收处理中心。一个废弃玻璃瓶便开始了它的回收利用之旅。
进入玻璃回收中心,一座座七八米高的“玻璃山”惊现记者眼前,还传出阵阵恶臭味。有酱料瓶、油瓶、啤酒瓶,有些瓶子满身粘黏着各种酱料。眼前,这些玻璃瓶大山,就是回收处理中心一星期的处理量。它们是城市垃圾中最难处理的成分之一。
原来,废玻璃既无法焚烧,也无法在填埋中降解,甚至部分还含有锌、铜等重金属,随意丢弃就会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白云区城管局依托区供销联社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在全市建立了首座玻璃回收处理中心,将这些少人问津的物品都收集起来进行循环利用。
数据:
广州每年45万吨废玻璃未被回收
据统计,广州市年产废玻璃约60万吨,目前废玻璃回收处理量约占15万吨。作为广州市废玻璃回收处理项目的试点单位的该废弃玻璃回收处理中心日均回收玻璃量可达150吨,一年处理废玻璃5万吨,每年处理量约占全市的1/3。
“这也就意味着广州每年还有45万吨的废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