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惟妙惟肖地演绎了垃圾成堆的景象,孤儿翻掘垃圾,寻找可循环再用的废品,换回食物。大多数情况下,翻掘垃圾的人都是为了维持生计。不过,美国记者亚当·明特(Adam Minter)认为,实际上,回收产业为人们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无论个人还是国家。
亚当·明特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一个废品经销商家庭,是一名新闻记者,目前受雇于彭博新闻社。2002年他开始进行一系列关于中国新兴的废品回收业的开创性调查报告,受到国际传媒界的认可,2004年获得斯蒂芬·巴尔写作奖。从那时起,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华尔街日报》以及英国《金融时报》、《卫报》等国际媒体经常邀请他采访和撰稿。2008年,他受邀到伦敦皇家地理学会做了对全球废品回收贸易的评论性演讲。
他曾用十多年时间观察和深入研究中国和世界废品回收产业的发展,著有《废物星球》(Junkyard Planet)一书,描绘了近二十年来中国垃圾产业和社会发展现实,揭秘中国垃圾产业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该书副标题为“从中国到世界的天价垃圾贸易之旅”,观点新颖,如书中称中国是全球垃圾最后的天堂,进口“洋垃圾”并非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倾倒行为,而可能是精明的中国商人买下了这些废金属等,并运送到中国的某些地方。在这些地方,废品得到了循环再利用,被制造成新产品,随后又被运送回美国、欧盟和其他发达国家。另外,该书还展现了一个我们鲜少了解的“废物世界”。他描述道,在上海宝山的一个废品回收工厂里,800名身着青色工作服的女性工人用手将切碎的美国汽车碎片进行分类,声音“像风雨交加的强劲台风。事实上,这种声音比我们刚才冒雨走进来时听到的雨声还要大。这声音听起来很刺耳,带着金属质感,像是模拟电视台间静电干扰的声音,但要更为缥缈”。
日前《废物星球》的中译本由重庆出版社出版,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用电子邮件的方式采访了亚当·明特。
2亚当·明特
澎湃新闻: 全球废品回收行业中,对于中国所处的地位,有许多人认为,进口“洋垃圾”是发达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