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1月7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和中国
钢铁工业协会日前在北京召开了2010年钢铁行业预期目标座谈会。会议分析了钢铁行业2009年和
2010年面临的国内外生产经营环境,了解了各地及大中型钢铁企业生产计划安排。与会代表普遍认为,2010年钢铁行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总体将好于2010年,但行业面临的挑战不容忽视。
会议总结回顾了2009年
钢铁工业的情况。2009年是钢铁工业进入新世纪以来生产经营最困难的一年,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揽子刺激经济的政策,钢铁行业逐步走出低谷,呈现国内需求扩大、产量恢复增长、效益改观的态势。
一是产量快速恢复,表观消费创历史新高。前11个月,全国累计产钢5.2亿吨,同比增长12.1%。从2009年6月份开始,中国钢铁生产开始加速回升,各月始终保持在年产6亿吨的生产水平。全年预计产钢5.65亿吨,增长13%左右。在全球钢产量除中国外累计减产23%,国内消费需求强劲,出口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下,中国经济率先走出低谷,国内表观消费创历史新高。
二是钢材价格震荡频繁,低位缓慢回升。2009年以来,在国家政策推动下,国内钢材价格开始回升。由于产能总量较大,导致钢材价格在年内出现两次大的波动。一次是2月回升后下滑,至4月中旬降至年内最低95点。第二次是在8月初,钢材价格迅速攀升,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一周升上了6.2个百分点,达到116.3点,之后,钢材价格急剧下跌,再次演绎了暴涨暴跌的一幕。在经历了三个月的下跌后,11月下旬开始企稳回升,年末,国内钢材价格综合指数107.2点,比年初上涨3.8%。
三是钢材出口大幅萎缩,下半年逐步好转。上半年,中国钢材出口急剧下滑,而钢铁产品进口则在大幅度增加。中国也由近几年的净出口国转为净进口,5月末累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