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南岸区古楼六村3栋共48户居民联名请求取缔位于居民楼楼下的两个废品回收站。居住在此的3栋住户及周边广大居民长期受到这两个废品回收站的深远且恶劣的影响,请求市政府重视并督促商务委员会撤销两个
废品回收站的营业执照,促其早日搬离古楼六村3栋。
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意见》(渝府发〔2008〕16号),第四条 “工作重点”,第三点“加强网络建设”中规定:“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方便交售、绿色环保的原则,依据城市每1000―1500户居民设置一个回收站点”。古楼六村3栋属于花园路街道花园路社区,辖区共1400多户,且辖区内已有其他回收站运行,故这两个废品回收站属于超额设置。
渝府发〔2008〕16号文件第五条“保障措施”,第四点“加强监督检查”中又规定:“要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对废品回收站点设立过多过滥、环境污染严重、影响居民生活以及无照经营的站点,要采取措施予以调整或取缔”。从宜居的层面上讲,目前设置在居民楼下的这两个废品回收站层层堆叠的废纸板,四处丢弃的废报纸、塑料袋、塑料桶等等,所产生的脏乱差现象对市容市貌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恶化了居民的居住条件;从环保的方面讲,一年365天都废品遍地、污水横流、蚊蝇漫天、恶臭难当,其工作人员还全天候随机敲打废旧物资,产生了严重的噪声污染,全楼老老小小无法安心入睡,无法正常休息;从安全角度上讲,这两个废品回收站长期占用消防通道和居民通道开展废品回收业务,一旦发生火灾,消防救援如何进入?全体居民如何逃生?废品回收站工作人员长期在楼下使用氧气焊割各类瓶瓶罐罐,火星四溅、臭气熏天,相关部门是否为其颁发了从业资格证?2013年由于其违规切割不明物体引发火灾,所幸消防部门救援及时并未造成较大损失。在有此前车之鉴的情况下,希望市政府、商务委员会慎重考虑社区居民的诉求。
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工作是国家提出的重要战略举措,国家也对我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但位于南岸区古楼六村3栋楼下的这两个废品回收站设置不合理,选址不合理,运行不规范,更谈不上什么“绿色环保”。按渝府发〔2008〕16号文件中的“七统一、一规范”原则,即“统一规划、统一标识、统一服饰、统一指导收购价格、统一计量工具、统一车辆、统一管理,规范经营服务行为”,这两个废品回收站没有一条能够达到或遵守,周边居民对此苦不堪言,怨声载道。居民多次联名向相关部门反映此情况,可惜投诉无门,社区工作人员多次陪同居民与回收站负责人协商,也多次打报告给街道要求协调,却都是“一阵风”,整治后管不了几天依然我行我素。回收站负责人对待周边居民态度恶劣、姿态强硬,在众人的指责中依然我行我素,持续不断地排放臭气和噪声,大摇大摆、铺天盖地地回收废品,继续影响居民日常生活。
古楼六村3栋的居民楼道入口位于桃源路背街。市政部门只管桃源路的表面光鲜亮丽,城管部门也只是在有居民、社区反映时来集中整治一下,其他时间就任其发展。南岸区文明城区创建成功后,3栋楼下的废品回收站也绝不顾忌、绝不收敛,桃源路一面连一个烟头、一粒纸屑都看不见,而背街的脏乱差现象在文明城区心安理得地长久保持,这是一个相当可笑的,与“文明城区”背道而驰的状况。
8月12日,天津港爆炸事故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给人民带来了无法弥补的伤害,在举国哀悼、痛定思痛之余,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意见》(渝府发〔2008〕16号)和《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建设管理规范》(SB/T10719-2012)的相关要求,重庆市南岸区古楼六村3栋的全体居民已签好联名书请求市政府取缔位于3栋楼下的两个废品回收站,努力消除居民聚居区安全隐患,还全体居民一个宜居、绿色、卫生、安全的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