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岁的拾废品老人张发妞,昨天下午用了一个小时,就在郑东新区CBD广场成功捡到过去一天才能捡到的废品。老人说,多亏了马拉松。
昨天上午,约3万人拥到郑东新区CBD,参加郑开马拉松的“小马”(五公里)。数万人齐运动,已经成为每年春天郑州的一景。在由国际大师设计的CBD中心,参加着与国际接轨的热门体育运动,一切似乎都很国际化。但热闹和喧嚣过后,却是垃圾遍地的尴尬现实。郑东新区环保部门统计,当天共产生垃圾12吨,360多名环卫工人,一直干到天黑才打扫干净。值得称赞的是,昨天有不少志愿者和市民帮忙清理垃圾。
[
zgfeipin.cn]
马拉松后清扫出12吨垃圾
360多名环卫工人一直忙到天黑
昨天下午3点半,距离郑开马拉松在郑东新区CBD的小马拉松结束,已经过去了四个来小时。环卫工人们仍然还在清理着地面。
“已经拉了好几车(垃圾)了。”在商务内环路上,开着环卫车送垃圾的师傅告诉记者,“比平常多出了好几倍。”郑东新区市政园林水务局的新闻负责人孙思含告诉记者,当天CBD区域共产生垃圾12吨,内外环320名环卫工人全员上岗,又临时增加了40多人,从比赛结束,一直干到天黑,才把广场和路面打扫干净。
负责商务内环一段路的环卫工人周阿姨,原本昨天只上早上5点半到中午12点的班。因为垃圾多,她在家吃了午饭又被领导喊回来帮忙。“垃圾比平常多了三四倍都不止,过去一天也就扫两袋,这一上午就扫了五六袋,主要是食品和塑料袋。跑马拉松的好多人早上不吃饭,扔的有饼干、面包、包子皮。最烦人的是塑料袋,风一吹乱飘。”周阿姨说,跟春节时放炮的垃圾相比,还算好打扫,“没那么多烟头,跑步的抽烟少。”
[场景]
绿化带成了“重灾区”
马拉松选手的号码牌也被人随手遗弃
环卫工人刘殿明一边用网打捞如意湖面上的垃圾,一边告诉记者:“俺这边有十个人,负责清理湖面和旁边的路面。”
3万多人的拥入,让赛道旁的如意湖也遭受“池鱼”之殃。刘殿明指着半人高的大垃圾桶说:“一上午装了4桶,平常,3天也装不了这么多。”湖里面的垃圾,比较多的是饭盒和塑料袋。“一刮风,塑料袋就飞到湖里了,还有广告纸啥的。”
碧波荡漾的如意湖畔,有不少长条椅供游客休息。虽然每隔几个椅子,就有两个垃圾桶,但桶里多半空着,而所有的椅子后面,或多或少都扔着卫生纸、塑料袋。“有的人讲卫生,不乱扔垃圾。”刘殿明说,“但也有人素质差得很,吃个瓜子吐一地皮,剥个鸡蛋扔的都是壳。你跟他说,他还跟你吵哩!你还能为个垃圾跟他打架?”
记者昨天下午看到,沿着“小马赛道”的路旁绿化带,成了塑料袋和卫生纸的“避难所”,其中还有马拉松选手的号码牌。“很多人随手就把垃圾扔到绿化带里了。”一位工人边拿着竹竿扎塑料袋,边向记者抱怨,“风一吹就挂在树枝上了,打扫起来费劲得很。”“我们全天的工作,就是保洁。”
刘殿明烦恼的是垃圾多,77岁的拾废品老人张发妞却有些高兴。老人打开装废品的化肥袋子让记者看里面的广告纸和塑料水瓶:“一个小时,就捡了原来一天才能捡到的东(东西)。多亏了马拉松,俺能多买两盒烟。”一位网友在微博中感慨道:“我们跑丢的‘文明’,却成为老人收获的‘幸福’。唉!”
[声音]
运动不要忘了环保
让马拉松“更绿色”
刘殿明说,当天还有些志愿者帮着捡了些垃圾,“要不非得把人累毁不中”。
面对环卫工人的苦衷,参赛选手们也有话说。
一位参赛选手说:“我绝对没有乱扔垃圾,我一直很注意环保,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