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废品回收网 > 上海 > 商情资讯 > 国内资讯

客户信息卡当废品卖了

更新日期:2025-04-30T12:04:42 | 人感兴趣
    本报10月4日讯(记者 韩小伟 林刚)“保险公司把客户的信息卡都当成废品卖了,要是被坏人利用岂不是要遭殃。”10月4日上午,在市图书馆上班的沈先生向本报反映,就在前些天他经过香港西路一保险公司门前时,从一名收废品的人手中买回一个小夹子 ,结果发现里边夹了13份保险客户的信息。对此,保险公司方面称客户信息都是严格保密的,对于此事他们将进行调查。

    废品里夹着客户信息

    4日下午,记者在市图书馆内见到了沈先生,他拿出一个小夹子递给记者,并讲述了事情的经过。几天前,沈先生经过香港西路裕源大厦附近,看到一个收废品的人在整理一大堆东西,交谈了几句得知他刚从附近的一家保险公司收购了这些废品。沈先生看到里面有个夹子比较精致,也很结实,可以用来存放资料,就花5毛钱买了下来。他拿回家翻看时,发现里面有很多写有姓名、电话、家庭住址等信息的纸片。

    记者看到,这个夹子的脊背处印着“收费服务卡”几个字,封面上也印着同样的字迹。打开夹子 ,里面是十几张表格,表头名字是“收费卡”,下面的表格上有投保人姓名、电话、住宅地址等信息。记者数了一下,共有13张收费卡。

    信息泄露市民吃惊

    “我们的手机经常收到一些骚扰短信,这些详细的个人信息如果被不法分子利用,后果将不堪设想。”沈先生不无担忧地说。为了验证这些信息是否属实,记者拨打了一位陈女士的电话,表格上显示她住在桦川路,为一名姓黄的男性投了保险共1970元。接电话的女士表示她的确姓陈,就住在桦川路,“我为儿子投的保险,你怎么知道我的信息?”对于信息的泄露,陈女士感觉难以置信。

    随后记者又逐一拨打了卡片上的电话,都证实了卡片上的信息非常准确。接到电话的市民都十分吃惊,纷纷询问信息是如何泄露的。

    保险公司将调查

    4日下午,记者拨打了香港西路这家保险公司的电话,但一直无人接听。随后记者拨打该公司的服务热线,工作人员接

[1] [2]

打印此文】【加入收藏】【字体:
买卖废品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商务合作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废品行业企业名录 |
Powered By 中国废品回收网 废品回收价格行情 废品站
www.zgfeipin.cn 百度XML 蜀ICP备19024808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