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废品回收网 > 广东 > 商情资讯 > 国内资讯

深圳废旧织物回收之困顿和迷惘

更新日期:2025-04-27T04:04:55 | 人感兴趣
    2014年,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以下简称分类中心)开始推进废旧织物回收试点。而市民政局社会捐赠中心很早就开始了废旧织物捐赠和义卖的尝试。到目前为止,这两个部门的废旧织物回收都因碰到不同程度的问题而陷入困顿。就分类中心而言,回收企业无序、恶性竞争,导致政府试点计划无法推进;顶层设计缺失,无法对企业进行有效监管;产业链条和赢利模式尚不明晰等等,都掣肘着废旧织物全盘计划的推进。就民政而言,原来的旧衣捐赠慈善模式已无法适应新形势需要,以后的路该怎么走?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于6月上旬走访了浙江、上海、香港三地的相关企业和机构,就深圳遇到的问题,广泛听取了权威专家和业内人士的意见建议,我们将在接下来的两期报道中刊出。

    晶报“聚焦垃圾分类”栏目刊发的系列报道,引起了深圳和国内业内人士的关注,如何破解深圳垃圾分类遭遇的问题,晶报记者采访了多位国内垃圾分类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请他们一起为深圳探寻办法,献计献策。

    进入招标程序。

    2014年11月下旬的一天,招标在罗湖区龙达招标公司进行。参与竞标的四家企业升东华、绿色先锋、翔维城、嘉艺华集体亮相,“暗战”变成面对面的较量。每家公司有15分钟演讲,表述各自的优势,展示自己的实力。竞标的另一个程序是比桶——在楼下院子里摆着四家公司的废旧织物回收桶,由评委观赏鉴定后进行考量。标书的一大特点,就是对回收桶的数字化智能化要求极高,结果在这一环节,翔维城公司一马领先。

    一周后,招标公司宣布翔维城在福田区废旧织物回收竞标中胜出,600个小区800个桶,总投资金额4937.9万元。

    结果一出,绿色先锋和升东华两家公司就向龙达招标公司提出质疑。

    绿色先锋质疑,项目总投资额4937.9万元,从企业经营角度看,没有盈利空间,从基本常识判断这个价格完全不具备可行性,严重质疑专家组的严谨性。

    对此,中标公司翔维城答辩称,4937.9万元投资总额“经过我司合理测算,具有可行性”,“盈利模式涉及公司内部商业秘密,不便公开。”

    评标委员会答辩称,招标文件并未规定最低或最高投资限额,仅列出了招标人对项目投资额度的估算。市场经济环境下,市场主体有权决定其以何种模式经营,并承担相应风险。故质疑专家组严谨性说法不能成立。

    绿色先锋同时质疑,中标者翔维城公司大股东为深圳市华力成环保科技公司,多次得到福田区城管局的招标,二者存利益关系。

    翔维城答辩称,本公司系独立法人企业,依靠自身实力依法投标中标,合法有效,相关质疑不能成立。

    评标委员会答辩称,华力成与翔维城二者均属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企业法人,股权关系并不影响二者分别中标招标项目,绿色先锋不可将二者相互混淆,强加关联。

    绿色先锋还质疑,本项目评标专家多次担任中标商翔维城的大股东华力成的评标专家,有失公平性。

    对此龙达招标公司回应称,本项目评标委员会

    晶报记者 吴建升/文、图

    “政府目前被推到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1月份标书都下达了,可到现在,中标企业都没与政府签约,当然更不可能进小区展开废旧织物回收试点——因为,还没等中标企业进小区摆回收桶,一家未中标的企业已利用时间差,把大批的回收桶铺进了小区。福田区准备试点的600个小区,300多个都被抢先占有,中标企业没法履标。”福田区垃圾分类负责人何忠伟告诉记者,政府的尴尬在于,废旧织物回收并未采取特许经营模式,未中标企业抢先在试点小区铺回收桶,说到底是一种市场行为,从法律角度,政府无法进行干预。“但客观上,未中标企业这种行为,扰乱了全市废旧织物回收推进的秩序,使得福田区废旧织物回收招标处于近乎流标的停滞状态。”

    暗战

    从政府投资到自负盈亏

  &nb

[1] [2] [3] [4]

打印此文】【加入收藏】【字体:
买卖废品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商务合作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废品行业企业名录 |
Powered By 中国废品回收网 废品回收价格行情 废品站
www.zgfeipin.cn 百度XML 蜀ICP备19024808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