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昨日是全市中小学开学的第一天,不少中小学开设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课程——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知识课,受到学生和老师的欢迎。自去年9月份起,垃圾分类便成为我市许多中小学校的开学第一课,“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主题班会”等活动逐步走进全市中小学,宣传环保知识和理念。
分类减量,教育先行。自深圳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以来,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热情高涨,尤其是中小学的同学们,他们用小手拉着家人的大手,共促文明理念和行为的形成。
彩田学校 邀请垃圾分类讲师进校园讲课
昨日上午11点10分,彩田学校小学部五年级二班开始上午的最后一节课,这节课与其他课程不同,内容是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知识。来自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讲师团的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给小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课,包括什么是垃圾分类、如何做好垃圾分类等。
课堂上,垃圾分类讲师与学生们互动交流,同学们非常踊跃,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该班学生罗钰凯说道,以前他也知道一些垃圾分类的做法,上了垃圾分类开学第一课后,他懂得了更多,比如碎掉的玻璃瓶不能放进可回收物箱中,粘了油的纸也不行等等。丁媛小朋友则介绍,在彩田小学,学校每周都举办垃圾分类回收箱称重活动,把废纸张、玻璃瓶装进不同的垃圾袋,再放入不同的回收箱中,还有环保管理员监督。吴家仪小朋友表示,通过垃圾分类宣传和讲解,她知道,纸张、塑料都是可回收物,厨房多是产生厨余垃圾,需要单独存放,电池等是有害垃圾,要投进有害垃圾箱中。
彩田学校小学部校长张文帆介绍,近两年来,学校开展了很多垃圾分类方面的宣传,校园里也设置了垃圾分类回收箱,学生和老师在垃圾分类、环保方面意识很强。在学校所在社区、周边小区物业的带领下,又通过学生把垃圾分类带进社区、家庭中去,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此次邀请垃圾分类讲师讲课,学校老师和学生都很期待,下一步,学校还将继续推动垃圾分类,动员学生,将垃圾分类做到实处。
据了解,彩田学校小学部每学期开展环保主题班会,每学年举办全校学生旧物义卖活动,所得款项纳入彩田爱心基金,按要求捐给贫困山区,还开设了公民素养教育课。2014年-2015年学年,当时该学校四年级全年级班级在开展此课时,选择的主题就是垃圾分类,该年级同学来到社区开展问卷调查,询访相关部门和市民了解垃圾分类。2014-2016年,彩田学校连续三年获得福田区低碳学校一等奖。
龙华新区
学校开展垃圾分类主题班会
昨日,龙华新区行知小学举办开学第一课——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主题班会,课堂上同学们通过视频欣赏、知识问答、案例分享等形式学习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的相关知识。
据悉,行知小学特别注重环保和垃圾分类的实践教育和学习。如学校自2012年9月从马来西亚引进环保酵素(又名垃圾酵素)至今,已经开展了“环保酵素救地球”、“环保酵素进社区”、“环保酵素走进雪象小学”、“环保酵素进深圳北站”等专项活动,并获得了第2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龙华新区选拔赛科技实践活动一等奖、市二等奖的好成绩,并已申请为广东省特色科技项目。
在常态化的校本课程中,行知小学还将环保酵素项目引进课堂,学生通过参加学校的矿泉水瓶、油桶、蔬菜果皮的收集,废弃材料的清洗、环保酵素的推广及制作等活动,了解到更多关于废物利用的知识,增强了环保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体会到垃圾分类和减量可以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
在学生外出开展实践活动时,学校给每人配备垃圾袋,自觉做到垃圾不落地,养成垃圾随手捡等良好习惯。学校举办集体义卖节、读书节等大型活动时,也会有“环保小卫士”,进行现场管理和宣传。
今年,龙华新区在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宣传教育工作,以及“全民行动,全城分类”教育实践活动,学校举办主题班会和资源回收日活动,主题班会除了对管理办法的普及和垃圾分类基本知识的普及,还通过以“环保酵素小课堂”的形式来让同学们更好了解日常生活怎么去做垃圾分类。着重从娃娃抓起,培养全校师生深刻认识垃圾分类和减量重要意义、细致掌握垃圾分类和减量方式方法,同时大力推动资源回收工作,养成学校师生对垃圾分类和减量、资源回收的习惯。
大鹏新区
全区中小学校开展资源回收日活动
大鹏新区葵涌二小在开学的第一天迎来了一堂特别的课——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主题班会课,学校曾老师通过介绍台湾和日本的垃圾分类情况,让同学们了解其他地方的垃圾分类有何特点。同时,还通过趣味知识问答小组竞赛的形式,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的知识。
大鹏新区城市管理和水务局联合公共事业局,在2016年积极推动辖区内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宣传教育工作,通过组织开展“全民行动、全城分类”校园授课及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完成深圳市2016年学校垃圾分类教育普及率100%的目标。
同时,通过总结大鹏二小开展资源回收活动的经验,在全区中小学校开展资源回收日活动,积极推进学校资源回收日工作,继续发挥排头兵作用。
大鹏办事处大鹏二小自2014年成为垃圾分类试点学校后,便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资源回收活动。学校设置了班级集中收集点和学校集中投放点,在固定的时间段,将班级收集好的可回收物,投放至指定的学校集中投放点,由学校的保洁阿姨统一将其出售给废品回收站,出售的费用将作为每个班级的班费使用,并定时开展绿色班级和绿色达人评比,颁发奖章激励学生参与资源回收。
宝安区
全区开展垃圾分类宣讲
“同学们知不知道生活垃圾是怎么产生的呀?”昨天下午3点30分的课堂上,市城管局垃圾分类讲师团队的讲师钟佩孚从这个问题开始在宝安区宝城小学的宣讲主题——垃圾分类和减量。
台下坐着来自宝城小学五年级的近300名学生,他们踊跃举手回答问题,和讲师互动。当了解到宝安区、光明新区、龙华新区日均产生生活垃圾量约5000吨时,学生们纷纷“哇”一声惊奇起来。
进而,课堂上介绍生活垃圾处理的必要性、垃圾的四种分类。课堂上气氛热烈,学生们参与积极。
五年六班的谢晓红同学觉得:“我在这堂课上学习到了垃圾分类的知识,也知道了垃圾围城的危害。”她打算回家要实施垃圾分类,也要教爸爸妈妈这些知识,家里一起行动起来。
据了解,这是宝城小学第二年在开学举办“垃圾分类”第一课。宝城小学德育主任陈国生表示,举办“垃圾分类”第一课的考虑是希望让孩子们掌握相关知识之后,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回家带动父母,从而做好社区里的垃圾分类和减量。“这种举手之劳,是功德无量的事情。”
宝安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主任李桂明介绍,城管局注重培训讲师关于垃圾分类的要点和知识点,再由其到社区、学校等宣讲。2012年起,宝安区举办垃圾分类宣讲超过100场,是全市举办宣讲最多的一个区。李桂明表示,接下来宝安区将重点在幼儿园宣讲,“垃圾分类从娃娃抓起。”
创建垃圾分类示范学校
开展校外实践志愿服务
今年,市城管局、教育局还将继续推动垃圾分类校园教育实践。有计划全面启动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学校创建,逐步配套完善校内生活垃圾分类硬件设施,要求分类投放管理到位,教育实践活动形式多样,领先全国培育国际化垃圾分类示范学校。
每年推选100名学生“推广大使”
我市将组织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学校创建行动,形成推进全市中小学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教育实践的良好机制。到2016年底,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学校100所;到2017年底,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学校300所;到2018年,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学校650所。
同时,同步推进落实示范学校垃圾分类教育实践工作。按照创建指引要求完善设施设备,开展宣传。规范设置生活垃圾收集容器和标识,在校园广播站、电视台开设栏目,利用网站、橱窗、板报和海报等载体,普及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知识和方法。倡导“光盘行动”等绿色就餐行为和不使用一次性用品、纸张双面打印等绿色办公行为。
开展垃圾分类环境科学教育行动。培养建立“垃圾分类我先行”骨干教师团队。以课程实施能力和指导能力为重点,对优秀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培养一批骨干力量,组建专业师资团队。
广泛开展校内“垃圾分类我先行”主题教育活动。组织拍摄“垃圾分类我先行”主题宣传片。将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教育纳入每周环保科学课,把普及垃圾分类和减量、资源循环利用融入课堂教学。组建学生环保兴趣小组,搭建信息交流与科学技术研究平台。
从今年起,每年推选100名市级学生“推广大使”,以班级为单位发掘志愿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相关知识储备丰富、具有创新思维与实践动手能力的学生,学校推选申报,市城管局、市教育局联合颁发证书。
结合校园“微公益”项目和创客活动,建立学生自主创新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的科技创新项目申报机制,由市城管局、市教育局联合组成专家组评定,提供适当经费资助。
组织学生参观学习垃圾处理技术
此外,延伸开展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建立学校垃圾分类向周边社区辐射影响机制,以学校为单位组织开展“垃圾分类和减量进社区”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带动学生主动履行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的责任与义务,积极参加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公益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社会服务意识和环境保护理念。每年组织1至2次大型主题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兴趣活力。2016年组织开展中学生“我为垃圾分类作贡献”微信公众号运营竞赛和小学生废旧玻璃制品创意活动。
还将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学习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有害垃圾回收利用技术、可回收资源再利用技术等,通过专业讲解,丰富环境科技教育内容,提升科普教育质量。就近利用学校周边社区开展资源回收日的设施设备及活动现场,进行场景式体验,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动员广大师生加入市垃圾分类和减量志愿者服务队,各级垃圾分类学生“推广大使”带头,组织发动热衷于公益事业的志愿者、学生社团、社会环保团体和义工组织进学校、进家庭、进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和减量知识宣传,以小手拉大手,共促垃圾分类减量理念普及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