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废品回收网 > 商情资讯 > 废品创业

温州拾荒者一年拾十亿 拾荒者:变废为宝的人

更新日期:2024-06-04T00:06:06 | 人感兴趣

拾荒族,一个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里的特殊人群。据有关部门粗略统计,在温州的十万拾荒大军一年能拾走价值十亿元的再利用物品。他们过的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生活?在城市边缘上生活的他们到
底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呢?我们以关注的目光走近了他们。

捡垃圾收入比种田好

12月8日下午,温州的一个公交车车站。一个上了年纪的拾荒者左肩上扛着白色大编织袋,右手拿一根一米多长的棍子,在垃圾堆里不停地翻弄着,还不时用脚踢几下。

我上前与之闲聊得知,这名拾荒者姓赵,来自安徽农村。在家务农眼看没有几个钱收入,于是在老乡的“指导”下,他几年前开始了捡垃圾的生活,他发现,捡垃圾的收入要比种田好。

我看了一下老赵的大编织袋,里面装了几个啤酒罐、香烟盒跟几块纸板。他说,现在捡垃圾的人越来越多,日子比以前难过多了,平均每天只能捡10多块钱。

老赵还告诉我,混得好点的拾荒者住的是未竣工的大厦,不仅垃圾捡得多,住得也舒服,而他住的则是“茅草棚”。他给我推荐了一个地方,说那里的“茅草棚”很多,住的人都是捡垃圾的。

拾荒者还有“老板”

次日下午,我按拾荒老人提供的地址,找到了温州里垟路的一个垃圾场。

垃圾场里不知在烧什么东西,冒出滚滚黑烟,扑鼻而来的刺激味让人感到不舒服。一些人正在垃圾堆里翻弄寻找,还有几个人坐在门口分离一种皮革样的东西。

“那是附近工业区里拉过来的废皮,还能卖点钱,主要是附近居民闲着没事来赚点小钱。”中转站的负责人说。

而让我感到意外的却是,垃圾场的四周搭满了破破烂烂的简易棚,把垃圾场围成了一个大院子。

这些简易棚跟中间的垃圾堆仅几步之遥,旁边还堆放着他们从垃圾中捡出来的各种废纸、塑料、瓶瓶罐罐等。我发现,他们的“厨房”就设在简易棚的外头,离垃圾更近。在夕阳下,整排五颜六色的棚屋与冒着黑烟的垃圾堆“相映成辉”,而这,是一幅让人感到压抑的画面。

在一个开着门的棚屋里,我看到,里边的空间不足5平方米,灰黑的木板加上颜色很暗的破旧的床单构成了他们的床,占了“屋子”大半个空间,剩下的空间已几乎无法落脚。

棚屋旁的一名老汉正忙着把捡来的废纸板一张张放平整,叠起来,再扎实地捆成一捆。老汉告诉我,他一家人都住在这个垃圾场里,靠捡垃圾为生。

这时,一个中年男子朝我这边生气地喊:“多说什么?”之后便有一个中年妇女来赶我走,还说如果老板一生气这棚屋也会被拆掉的。

“刚才喊话的是什么人?”我走的时候回头问老汉。

“老板呗。”老汉的话再次让我感到吃惊,捡破烂的还会有老板?事后在采访中得知,有些人会雇用一些外地人,搭棚子给他们住,一个月给400多元的工资,规定他们一天要捡一定量的垃圾。还有一种老板是不给拾荒者任何好处,但你在这里捡垃圾,就得每个月给老板交钱。

他梦想成为“破烂王”

拾荒行业内有句“经典”的概括:刨不如捡,捡不如运,运不如换,换不如收。“层次”越高,收入也相对越高。来自江西的拾荒人员吴鹏想做的就是最高层次的“破烂王”。

“塑料瓶、啤酒瓶、罐头瓶、纸板、报纸、旧铜、旧铁……”在一个居民区里,我碰到了这个推着三轮车、正拉长音收破烂的中年男子。

乱糟糟的头发、略显黝黑的脸上已布满皱纹,加上粗糙

[1] [2]

打印此文】【加入收藏】【字体:
买卖废品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留言反馈 | 公告列表 | 人才招募 |
Powered By 中国废品回收网 废品回收价格行情 废品站
www.zgfeipin.cn 百度XML 蜀ICP备19024808号-6